【技術乾貨】鮰魚“以養代防、扶正袪邪”高效益養殖技術及疾病防治
鮰魚是一類名優養殖品種,近年來在華南和華中地帶養殖面積迅速擴張,消費市場主要在國內。在產量供給跟不上消費需求的情況下,養殖密度也逐漸擴大,本文對鮰魚的基本特性和疾病做詳細的概述。
2021
03-07
相信很多養殖戶都只聽說過,纖毛蟲,猛水蚤(橈足類),但是太陽蟲這個名字,大家可能是第一次聽說。太陽蟲是屬於原生動物門,形狀是一種球形,周圍有很多放射性絲狀僞足,形狀酷似太陽一般,因此得名太陽蟲。僞足的作用是用來捕食和行動,鏡檢下的太陽蟲,動作很快,有瞬間移動的感覺。
2021
01-08
隨着四大家魚發展,所面臨的問題接踵而來,尤其草魚的疥瘡病,俗稱爛身病,危害很大。此病主要集中在春冬交替季節最易發病,更嚴重持續到夏初。主要症狀爲體表赤皮潰爛,伴隨着水溫低,魚不開口,水體缺肥,魚體質差,魚免疫機能下降等問題,其致死率高達90%以上。對很多養殖朋友來說,這就是非常嚴重的疾病。
2020
12-31
後口蟲是一種纖毛蟲,適宜的水溫在4-12度,一般在春季以及秋冬季節,水溫合適時,在海蔘體內較爲活躍。後口蟲是能寄生於海蔘體內的呼吸樹的器官內,當數量達到一定密度時,海蔘狀態就會變差,很容易就導致吐腸情況,攝食也變差,很多海蔘就會回到附着磯內,因此,在養殖戶眼裏看到的現象就是,海蔘不見了,回籠了,外邊海蔘糞便也少了,早上巡塘發現有吐腸的,水鬼發現地籠子裏有化皮現象,且外面的海蔘狀態伸展都很差。
2020
12-31
目前,養殖池塘亞硝酸鹽超標是及其普遍卻令養殖朋友們頭疼的事情。在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,只要亞鹽超過0.2mg/L就算超標了,嚴重的甚至超過1.0mg/L,雖然短期內不會對蝦造成多大的影響,但若長時間處在這樣超高亞鹽的環境下,會使對蝦血液中運輸氧氣的血藍蛋白攜氧力降低,引起組織缺氧,攝食減少,抗病力下降,蛻殼時會因亞鹽中毒發生不正常蛻皮軟皮現象。想要針對性處理亞鹽,就必須知道造成亞鹽超標的原因。
2020
12-09
南美白對蝦是我國對蝦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,以其色澤絢麗、營養豐富、肉質鮮美而著稱,是海鮮酒樓高檔的名貴食材。自1988年起,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海南各省陸續開始養殖,後來北方的山東省,遼寧省、江蘇省北部等開始沿海養殖對蝦。近年來,隨着養殖設施的改進以及新的養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,對蝦在我國北方地區的養殖面積不斷擴大,養殖模式呈現多樣化,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高效生態養殖技術。
2020
11-30

健康高效水產業,放心美味中國魚